【2016年“抗洪賑災+捐資助學”系列報道十四】[河南公司]從捐款說到信任
發布時間:2016-08-12作者:高丹丹
記得有這樣的一個故事:兩個人在投胎之前,被問想變成什么樣的人。第一個說,我希望下輩子別人都給我錢;第二個說,我希望我給別人錢。于是,第一人投胎成了乞丐,第二則成了富翁經常捐款給別人。當然,做慈善捐款不是富人的專利。有數據表明,在美國超過70%的家庭向公益機構提供捐贈,而且中低收入人群能占到總捐款的一半以上。
在中國,雖說沒有準確的數據,但是我相信這個比例一定遠遠小于美國。其實中國永遠不乏有愛心的人,但是總有太多利用人們善良愛心來牟利的人。從南京的徐老太事件開始,老人倒了很多人不敢去扶。很快中國出現了新的職業――碰瓷。在醫患關系緊張時代孕育而生的新的職業――醫鬧。還有現在借錢的,反而都成了大爺,要錢的成了孫子。中國已經陷入了深深的信任危機。而郭美美事件之后,幾乎把這種珍貴的信任完全摧毀了。事情發生后,網友憤怒的在紅會的微博上留言要求“還錢”,以后很長時間都沒有收到捐款。
泰戈爾曾說:“當我們愛著這個世界時,才生活在這個世界。”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,一群人的力量才是無限的。我和大多數善良的人一樣,一樣有同情心愛心。讓我們盡我們所能,關愛他人。希望國家可以盡快完善制度,確保捐款信息公開透明。同時,也希望郭美美事件類似的事件永遠不會再發生……